来源:国务院国资委官网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5-09-18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革新的指导意见》明确今后将分类推进国有企业革新。国务院国资委15日召开党委(扩大)集会,学习并安排落实《指导意见》。关于备受关注的分类革新,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卖力人介绍说,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普遍保存的目标多元、定位不清的问题,为了解决考核评价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更好发挥国有资本的功效作用。
分两类是考虑到企业功效的多重性、庞大性,分类宜粗不宜细
据了解,国企分类,分一直是共识,但怎么分,有着差别的理解和认识。此前,有的主张凭据企业市场化水平分,分为垄断性和竞争性;有的主张凭据国有资本职能分,分为收益性和公益性;有的主张凭据企业的产品效劳分,分为一般竞争性、特定功效性、公共效劳性等等。
此次《指导意见》把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国资委有关卖力人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分,一是充分考虑企业功效的多重性、庞大性,分类宜粗不宜细。二是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和生长趋势,同时还要考虑国有企业现在大部分都是混业经营的,要看主业、看生长。三是充分考虑企业差别生长阶段的特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企业功效定位进行动态调解。四是充分考虑各地差别生长实际,在遵循国家统一分类思路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划分并动态调解外地国有企业功效类别。
总体上看,目前国有企业已经进入了资本资产化、股权多元化的生长阶段。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达78%,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改制面从2003年的30%提高到2014年的85%以上。截至2014年末,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1075家,其中,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376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4.9%、净资产的49.5%、营业收入的59.8%、利润总额的65.7%,都集中在上市公司。
商业类企业、公益类企业,都是独立市场主体,都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国有企业今后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后,有哪些具体的差别?
国资委有关卖力人介绍说,无论是商业类企业照旧公益类企业,都是独立市场主体,都要与市场经济相融合,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纪律和企业生长纪律,都要听从国家战略,都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两类企业主要差别之处在于:其一,从生长目标看,商业类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企业以包管民生、效劳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效劳为主要目标。其二,从革新要求看,商业类企业可以实行国有全资,也可以实行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公益类企业可以接纳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置效劳、特许经营、委托署理等方法,勉励非国有企业加入经营。三是从考核重点看,对商业类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对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本钱控制、产品效劳质量、营运效率和包管能力,凭据企业差别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混业经营的商业类国企,凭据主业性质推进革新
目前大都国有企业是混业经营,分类革新怎么改?依据《指导意见》,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革新,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种种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
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宁静、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要害领域、主要担负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将坚持国有资本控股职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离开、政资离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革新,凭据差别行业特点实行网运离开、摊开竞争性业务,增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对需要实行国有全资的企业,也要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行股权多元化;对特殊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实行业务板块有效疏散,独立运作、独立核算。
国资委有关卖力人15日还体现,今年前8个月,中央企业主业经营坚持稳定,稳增长事情取得了积极效果,但面临的任务也很艰巨。中央企业要抓住《指导意见》出台这一重大机缘,大力推进稳增长,发挥好国家队作用,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别的,国资委也将搞好整体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确保革新始终沿着正确的偏向前进,确保各项革新步伐不折不扣地落实,确保革新目标如期实现。
(本文章摘自9月16日《人民日报》 原文作者:白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