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环球官网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范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孝敬力量

人民日报:“走出去” 显身手

来源: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3-05-15

  2010年底以来,“阿拉伯之春”席卷了西亚北非地区,导致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四国政权更迭,部分阿拉伯国家陷入动荡,叙利亚内战仍在连续,国家前途未卜。


  中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同伴。面对西亚北非变局,中国坚持不干预内政原则,尊重阿拉伯人民寻求厘革和生长的愿望诉求,阻挡诉诸武力。中国秉持公正、伸张正义的立场,赢得宽大阿拉伯国家的理解和肯定。在中阿双方配合努力下,中阿恒久友好相助的阵势并没有因为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厘革而改变,中阿全面相助、配合生长的战略相助关系仍沿着既定轨道向前推进。


  中阿关系中最久远、最活跃的是经贸相助,这是连接中阿人民的重要纽带,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增进了中阿人民的福祉。然而,西亚北非剧烈动荡对中阿经贸相助也带来了一定攻击,对包括贸易、投资、工程承包、人员宁静等在内的中国外洋利益造成了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负面影响。如利比亚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市场之一。2010年中国有数十家企业在利投资和承包工程50余项,涉及衡宇建造、配套市政、铁路建设、石油和电信领域等,员工多达35000余人。利比亚乱局爆发后,中国遭受撤回员工、工地遭抢、项目停工的严重损失。另据统计,2011年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承包工程新签条约金额为229.1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完成营业额205.8亿美元,同比下降8.6%;派出人员6.4万人,同比下降19.4%;年末在阿拉伯国家事情人员约10万人,同比下降36.9%。


  西亚北非变局使中国外洋利益受损的情况标明,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对目的地国的危害做出充分评估,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特殊治理、人员宁静、设备看护等等,都应精心设定预案,并在项目实施历程中不绝加以完善。


  受西亚北非局势的影响,一些原先准备与阿拉伯国家进行经济相助的企业,为规避危害,急遽推迟或取消原定的生长计划,有的甚至再也不肯涉足西亚北非地区,这种“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不难理解。中国企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外洋投资兴业,遭遇危害不可制止,要害在于把挑战和困难想得多一些,对可能泛起的种种危害积极防备到位。这样,“走出去”才既不会鲁莽行事、盲目冒失,又不会因噎废食、扎脚不前。


  中阿经济互补性强,生长经贸相助前景辽阔。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是生长中国家,都处于经济生长和民生改善的要害时期。经历政治厘革、正在艰难转型的阿拉伯国家面临艰巨的经济重建任务,它们急需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还对学习借鉴中国生长经验、吸纳中国企业投资抱有较大期待。相信这些国家一俟实现社会稳定,就会出台政策步伐吸引外资,这关于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来说,是“走出去”的好机缘。


  期待未来在西亚北非的土地上,能够看到更多中国企业稳健的身影。

  (本文章摘自5月14日《人民日报》 作者:岳麓士)

TO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