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环球官网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范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孝敬力量

中国青年报:老牌国企“走出去”仍要打品牌

来源:国务院国资委官网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6-05-24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26届中国国际自行趁魅展览会上,有着80年历史的中国自行车“老品牌”飞鸽展示了多款“超等自行车”。飞鸽的这次华美转身,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超等自行车”可不简单,自行车龙头上有个屏幕,显示骑行数据。它另有一个“大脑”,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来控制。2015年,“飞鸽”携手乐视体育,组建了一支互联网开发团队,专注研发智能高端自行车并提供更多的增值效劳。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自行车出口5746.1万辆,同比下降8.3%。电动自行车出口133.9万辆,增长20.4%。零部件出口约合26亿元,同比增长19.6%。锂电车去年产量为292万辆,增长近1%。值得一提的是,自行车中的竞赛型车出口增加41.4%,显现出行业结构调解取得较好生长。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说,出口是释放产能、倒逼企业转型、转市场的最好方法,在“提质增效”偏向上下功夫、做文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生长前景依然看好。

在经济转轨历程中,作为老国企的“飞鸽”一度面临生死生死的考验。1998年,产、销量跌至底谷,仅有几十万辆,由于连续严重亏损,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为了保住“飞鸽”这一老名牌,在天津市政府指导下,实施“砍树留根保名牌”行动,以“飞鸽”名牌为依托,通过改制、重组,组建了多元投资主体的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成为生产、销售飞鸽牌自行车的唯一企业。经过改制,企业运行体制和机制爆发深刻变革,加入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增强,每年产销量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飞鸽”很早开始了“走出去”之路。早在1989年,“飞鸽”自行车第一次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老布什匹俦。今后几十年,“飞鸽”一直被政府看成“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

在“飞鸽”事情了30年的张金瑛见证了自行车“凭票买车,一票难求”的辉煌,也经历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痛苦。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自行车行业也进入增长放慢乃至负增长、结构调解深化的阶段。

“飞鸽”的生长是中国自行车生长的一个缩影。2014年年底,国务院决定提高电动自行车出口退税率。“这是国家给我们释放的强烈信号,勉励我们更快、更多地‘走出去’”。

马中超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领悟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经济带。中国自行车行业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缘,进一步扩大自行车和零部件产品出口。

作为海内另一家老牌自行车企业——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2010年进行混淆所有制革新。

上海凤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俞跃峰说,作为一家海内老牌自行车企业,去年出口近100万辆,销售额3个多亿元人民币,内销和外销基本持平。

2012年,公司开始面对全球市场,拓展新市场偏向,对原有产品进行转型升级。离别已往28英寸“老式黑车”,他们增加了童车、折叠车、山地车等种种层次的自行车产品。

目前,海内许多自行车生产企业喜欢“代工”,接外洋订单进行贴牌生产。俞跃峰说,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走出去’要做自己的品牌,向外洋推自有品牌是很难的”。

广州威华自行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喜荣同样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这家建立于1992年的公司,目前产品远销64个国家。去年,该公司出口率增长20%。从2004年起,这家公司开始在境外准备建设自有品牌。

“走这条路是被逼出来的。”詹喜荣说,早期海内厂商并没有运作自有品牌,我们发明做代工这种生意不稳定、不恒久。“原来欧美市场的客人,今天找你询价,明天找别人询价,会因为一毛钱的差价轻易地离开你。我们体验这种苦楚之后,认识到不可绑在别人身上,要自己解救自己”。

关于海内以低价恶性竞争的局面,詹喜荣认为,做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做长线。“做品牌终究是做产品”。

据介绍,2015年中国自行车出口市场从古板的日韩、东南亚继续拓展到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埃及、伊拉克等中东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成为行业新需求。

“面向未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应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的方法转变,由古板的生产型企业向生产与效劳并重转变。”马中超说,中国自行车行业要紧跟全球制造业最新生长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贯串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效劳全历程,增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制造转型升级。

本文摘自:《中国青年报》

TO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