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宣布日期:2017年3月6日 作者:中国工业报记者 由庆祝
全国人大代表、UG环球官网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设计师王波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体现,这次她带到两会上的议案是关于我国标准化事情的建议。
王波告诉记者,标准已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联通世界的桥梁纽带。标准之争历来是大国利益的诉求和博弈,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深刻揭示了标准的全球影响力。全球化生长到今天,以标准统一市场规则、增进公正竞争,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目前,北美洲、欧洲等国都高度重视标准的主导权,兴旺国家积极帮助和推进本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或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主导和影响工业及技术的生长。
中国作为加入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一员,正在加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花样。标准战略已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装备和标准正逐步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这对我国标准的国际化事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凌驾了10万项,企业标准凌驾了百万项,已基本形成笼罩第一、二、三工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在2016年北京举行的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上,中国标准再次被推至世界舞台中央。目前,我国在国际标准上开始实现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但仍然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的标准化水平与兴旺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别,标准国际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由此,王波从七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增强标准化人才步队的培训和建设。形成以资深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牵头,技术主干为中坚力量,下层技术人员搭配的事情步队;增强标准技术知识与标准编写规范的培训,同时增强国际化标准化人才和复合型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二是从国家层面加大对标准事情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为增补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尤其是加大对英文版标准的资金支持力度。
三是加大海内原创标准的研发力度。外洋标准的转化事情虽然重要,可是标准的技术要求未必切合我国国情。以我国核电国产化为例,有些标准系外洋标准直接转化使用,这样造成国产化进程遇到巨大的技术障碍。因此,应加大我国要害技术标准的自主研发力度,增强我国在工业竞争中的标准话语权和主动权。
四是重视对标龄较长标准的修订事情。由于市场对各领域的产品需求不绝增大,其技术也不绝生长进步,需要各行业相关部分实时修订相应的标准项目,以解决标龄老化问题,适应新技术的生长,从而对行业起到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增进工业结构调解与优化升级。
五是在标准的制、修订历程中,应注意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包管标准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应注意切合执规律则的划定以及与相关标准协调,制止与执规律则、相关标准之间泛起矛盾,给标准的实施造成困难;应在充分视察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剖析海内外同类技术标准的技术水平,在预期可抵达的条件下,积极地把先进技术纳入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
六是标准的修订不但要修正原来标准保存的缺乏和缺陷,还要修订出适应生长需要的新技术内容。因此,修订标准不但要遵循制定标准的原则和要求,还要顾及修订时爆发的旧标准变为新标准所带来的新旧标准间的转换和协调问题,要特别强调标准的继续性和协调性,即要把原标准中的某些普遍使用且经实践检验是好用、适用的内容充分继续下来,包括技术要求及人们已经习惯和接受的老例、术语、编号等。
七是国际上对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而实际上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许多外洋标准的技术指标基本等同,一些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甚至横跨国际通用标准。美国ASTM标准曾出书过将本国标准与其他国家标准进行对应的书籍,其中包括了各个国家相同质料牌号的对应及等同标准号的对应。因此,建议我国也建立一套海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比照体系,加大与主要贸易同伴开展技术标准等方面交流相助与标准互认的事情力度,增强标准信息的交换,提高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化水平。应加速制定和实施中国标准“走出去”的专项计划,积极加入国际标准化战略计划、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不绝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运动中的影响力,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更高条理上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