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能源局网站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24-09-18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经济社会生长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印发,提出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区推进绿色转型重点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海内外实践证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生长方法不可连续。2013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生长迈出重大程序。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结果依旧亮眼: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凌驾50%;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35.2%;全国地级及以上都会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8%;建玉成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工业链,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结构偏煤、工业结构偏重、情况约束偏紧的国情没有改变,化石能源和古板产颐魅占比仍然较高,生态情况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加速经济社会生长全面绿色转型任重道远。
推动绿色转型,要统筹生长与减排,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生长。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生长门路。一经,因能耗高,水泥业一度被戴上“落后产能”的帽子。但行业企业坚持立异,研发出“吃”进垃圾“吐”出水泥的新工艺,生产历程实现零碳排放,一下变身环保企业,成为相关都会眼中的“香饽饽”。
由此可见,绿色低碳转型,既是经济社会生长的目标,也是经济社会生长的新动能,将孕育新机缘,带来新需求和新空间。眼下,新能源、新质料、电动汽车等工业蓬勃生长,绿色低碳科技立异催生的绿色生产力蓄势待发;以绿色消费、分享经济、生态旅游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模式不绝生长,拓展着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推动绿色转型,要统筹久远与短期,掌握好转型的节奏和力度。绿色低碳转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久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掌握好转型的节奏和力度。
以能源转型为例,我国能源禀赋以煤炭为主,再加上新能源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性,因此煤炭仍是能源供应的“压舱石”。这要求我们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不可把手里用饭的家伙先扔了”。一方面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确保发挥兜底包管和对新能源生长的支撑调理作用,另一方面加速计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宁静。
推动绿色转型,要统筹政府与市场,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绿色转型的主体是企业,不少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效益较低、危害不确定等特征。因此,需要政府部分制定恒久和稳定的转型计划,实施支持绿色低碳生长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资助市场和行业形成稳定预期。
经济社会生长全面纳入绿色低碳轨道,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解决计划,这要求我们统筹好生长与减排、久远与短期、政府与市场三个关系,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连续发力,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孝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