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3-05-28
意大利威尼斯卡弗斯卡利大学经济和企业系教授法布里奇奥·巴诺佐认为,虽然经过结构调解和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但意大利的大型国有企业至今仍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埃尼集团(ENI)是意大利政府为包管海内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于上世纪60年代建立的国家控股公司,是世界第七大石油集团,位列世界大型炼油公司中的第8位。近日,该集团宣布了2012年度财务报告。报告统计显示该集团2012年度营业净收益为77.9亿欧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7%。在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意大利,大型国有企业为何能够逆势实现利润增长,从而助推意大利经济尽快走向苏醒,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意大利威尼斯卡弗斯卡利大学经济和企业系教授法布里奇奥·巴诺佐。巴诺佐教授认为,虽然经过结构调解和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但意大利的大型国有企业至今仍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意大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上世纪70年代,国民经济取得了连续快速的生长,这一时期也被称之为意大利的“经济奇迹”时期。意大利在经过“经济奇迹”时期后,迅速从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经济结构主要依靠农业的国家一跃成为欧洲主要工业大国,甚至对意大利“经济奇迹”后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爆发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回首意大利“经济奇迹”的爆发和生长,不难发明意大利大型国有企业在其中饰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型国有企业为意大利“经济奇迹”及随后的意大利经济结构的生长变革作出了巨大孝敬。
意大利大型国有企业爆发于上世纪20年代,其重要标记为伊利(IRI)集团的组建。“伊利”意为“工业再起署”,本是为挣脱一战后意大利经济危机的困境而设立的一种临时性机构步伐,后鉴于私人资本积累严重,难以包管国民经济的顺利生长而通过立法成为一个超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行业涉及金融、交通、通讯、冶金、电力、机械、农业及不动产等诸多领域。
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泛起,国有化不再是战争或经济危机期间的一种应急步伐,而成为国家直接控制和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这一期间,意大利国有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相继建立了国家碳化氢公司(埃尼集团ENI,1953年)、国家电力公司(ENEL,1962年)。国有经济在邮政、电讯、铁路和煤气四大基础部分中所占比重都抵达了100%,电力部分为75%。除国家参股企业外,另有由政府有关部分直接经营的国有自治企业(如国有铁路公司、邮电部分、国有专卖烟草公司等)以及地方政府治理的市政企业(如自来水公司等)。国有企业通过担负私人无力或不肯担负的大宗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了整个社会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以及国家工业的升级与换代。
巴诺佐教授认为,意大利国有企业随着长时间的生长,其意义已经逾越了纯粹的社会经济领域,同时也成为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基本模型,并不绝为整个社会经济注入着新鲜活力,成为社会生长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干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具有很强的和很广泛的影响力;二是对经济生长的偏向和目标具有很强的调控性;三是对国民经济基础领域进行直接经营。巴诺佐教授认为,国有企业一经关于意大利整体国民经济的干预使得国民经济趋于一种相对稳定和日益生长富厚的趋势。这一现象并不但仅在国民经济的占有量上,同时也体现在关于大宗职员的就业和生活等方面,从而直接增进了整个社会的总体稳定。巴诺佐教授指出,埃尼集团2012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反应出大型国有企业在经济危机影响深重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强大的抗击危害能力,依然逆势实现了收入的连续增长,这为意大利最终走出经济危机泥沼转达了积极的信号。巴诺佐教授认为,同历史上意大利大型国有企业一经发挥过的重要作用一样,今天的意大利要想尽快挣脱经济危机,国有企业的作用无可替代,依旧会助推意大利经济的苏醒和生长。
(本文章摘自5月20日《灼烁日报》 作者:陈晓晨)